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9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750篇
电工技术   900篇
综合类   896篇
化学工业   1055篇
金属工艺   633篇
机械仪表   589篇
建筑科学   708篇
矿业工程   333篇
能源动力   204篇
轻工业   920篇
水利工程   345篇
石油天然气   410篇
武器工业   104篇
无线电   10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6篇
冶金工业   257篇
原子能技术   127篇
自动化技术   150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随着中国移动5G网络的逐步发展,目前已实现城区的5G网络连片覆盖,全网5G用户大规模增长。本文通过对经分数据用户产生的话单,结合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利用成熟的经分平台,实现直接针对用户使用的网络、流量、时长等方面的分析,直观的体现了用户在5G网络的驻留时长占比以及5G网络的流量占比,为网络优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某款A0级纯电动汽车研发为例,介绍高压关键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布置方案和在布置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动力电池、动力总成、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布置方案、电动空调压缩机以及其他关键零部件的合理布置方案,为后期车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耿民  贺锋  周淑玲  卓军 《建筑技术》2021,52(10):1259-1262
北京某地下工程与地铁连接通道施工中,针对富水砂层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河道危险性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采用围堰导流、超前深孔注浆、水平旋喷注浆及信息化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创造了稳定可靠的干地施工条件,保证了河道安全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尿素和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热溶剂法制备了多孔的花状NiMn2O4和颗粒状NiMn2O4纳米电极材料,采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N2 吸附-脱附等手段对NiMn2O4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测试了所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沉淀剂对NiMn2O4材料形貌、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尿素为沉淀剂的NiMn2O4是由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纳米片厚度为50~60nm,比表面积为104m2/g。在 1A/g 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614F/g,在5A/g电流密度下,尿素为沉淀剂的花状NiMn2O4材料经1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后其比电容可达初始值的89%。以氨水为沉淀剂的多孔NiMn2O4为直径约30nm的纳米颗粒结构,颗粒间团聚严重,比表面积为91m2/g。在1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147F/g,在5A/g电流密度下,氨水为沉淀剂的颗粒状NiMn2O4材料经1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后其比电容可达初始值的80%。尿素为沉淀剂的花状NiMn2O4具有优越的超级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5.
引起输送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其运行时拉应力分布不均匀或受到横向外力的作用,实际生产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纠偏,尤其是当现实条件受到限制可预见输送带运行时会发生跑偏现象,则更应做好事前控制。本文结合我公司多年项目建设和生产实践经验从减小输送带张力、减小横向冲击力和设置侧挡辊等三个方面对输送机进行优化设计以控制输送带跑偏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团聚,提高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分散性,研究采用纳米分散技术预先制备了石墨烯分散液,再将其分散至环氧树脂中获得石墨烯改性复合涂层。通过对石墨烯含量为 0、0.3%、0.6%的复合涂层进行盐水浸泡、盐雾、阴极剥离实验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证明石墨烯的加入显著增强了涂层的防护性能。石墨烯复合涂层在 3.5%盐水中浸泡 1 008 h后,涂层低频阻抗仍大于 106 Ω·cm2比未添加石墨烯的涂层提高了 3个数量级,且盐雾实验 6 000 h后涂层表面仍保持完好;含 0.6%石墨烯,的涂层耐蚀行为劣于石墨烯含量为 0.3%的涂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承重普碳钢件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和耐500℃高温性能,将两种没有气味的环保型水性纯铝粉涂料在室温下喷涂至Q235普碳钢片表面,制得单层和双层两种铝粉涂层.将涂层试样浸泡在室温质量分数为3.5%的NaCl的模拟海水中,考察涂层的抗腐蚀性能.为提高单层涂层的耐腐蚀性和双层涂层的粘接强度,研究了1000℃氩气处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单层铝粉涂层试样泡在盐水中2天后就开始生锈,而经过1000℃氩气加热处理10 min后,涂层在10天内都没有生锈,同时涂层的粘接强度由11.6 MPa增加到14.0 MPa;原始双层铝粉涂层试样泡在盐水中10天内没有生锈,经过1000℃氩气加热处理10 min后,涂层防腐蚀性能没有降低,而涂层的粘接强度由9.9 MPa增加到11.3 MPa.XRD表征结果表明,原始双层铝粉涂层表面只有金属铝,经过1000℃氩气加热处理10 min后,涂层表面也出现了极少量Al_2O_3.SEM表征表明:经过1000℃氩气加热处理10 min后,单层涂层中球形铝粉颗粒熔化形成了片状颗粒,片状颗粒层在垂直于涂层方向的间隙明显减少,这可能是单层铝粉涂层经1000℃氩气加热10 min后防腐性能明显提高的原因;球形铝粉颗粒熔化也导致了涂层粘接强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出一套适合矿山实际的支护方案,二里河铅锌矿在矿山生产的20余年里,引进了多种支护工艺进行试验。矿山根据井巷、硐室所处工程环境,确定了锚杆、钢筋、钢架、混凝土进行单一或组合支护的方案,特别是千枚岩内12.4 m跨度的提升机硐室支护方式与参数,对矿山软弱岩层大跨度硐室工程支护具有参考价值。采场则按照急倾斜、缓倾斜矿体上盘千枚岩支护为例,分别列举了锚杆、锚杆+锚索支护的工程方案。采场联络巷、矿房行人通道等区域利用支柱+横梁临时支护。不但提高了采场作业安全性,也使采矿损失率降低5%,贫化率降低7%。  相似文献   
9.
以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 QLZ-3为对象,研究了CO2对微藻在核桃壳提取液(walnut shell extracts,WSE)中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的CO2条件下,微藻在WSE中的生物量产率及油脂产率达到196.85mg/(L·d)和97.52mg/(L·d),分别是对照组的1.33倍和1.57倍。WSE培养下,外源CO2上调了微藻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基因(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bcL)的表达量,从而促进了CO2的固定。此外,12% 的CO2提高了微藻对WSE中多酚的利用,同时上调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和苹果酸酶(malic enzyme,ME)活性,下调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活性。研究表明,CO2可以提高WSE中微藻的生物量产率和油脂产率,降低培养成本,为核桃壳的资源化利用及微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目标绿色可重入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RHFSP)的特点,在机器分配和工序排序的基础上引入分时电价机制,构建了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总能耗成本和碳排放为目标的绿色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文化基因算法(MOMA)来求解该问题,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MOMA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MOMA算法在非劣解的收敛性、多样性和支配性指标方面都显著优于多目标蚁狮优化算法(MOALO)、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和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四种算法的分布性指标无显著差异。所提出的模型能够使企业有效避开高电价时段作业,合理转移用电负荷,达到降低总用电成本和碳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